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工程策划 >> 可行性研究 >> 正文
工程项目组织的动态联盟研究
作者:韩菲 来源: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1-15 19:29:52
条件,如FIDIC合同条件。联盟体应该特别重视工程合同中的支付、报价、变更及索赔等条款,特别是在合同实施期间发生通货膨胀、变更、不可抗力等事件而导致的费用以及工期损失的补偿。

  3.4.3与外部环境有关的风险管理措施

  动态联盟在承揽某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时,应该适应当地的环境,了解当地出现的新的法律、规章制度、对手,同时与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联盟体有必要建立各种渠道与项目各个参与方进行良好的沟通,并且维护好这些交流渠道。

  4 结论

  通过对我国工程项目的现行组织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其传统组织模式转变的原因。在充分借鉴制造业动态联盟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建筑企业的自身特征,提出了建筑企业动态联盟组织模式。研究结论如下:

  4.1通过对我国建筑业传统组织模式的分析及入世之后我国建筑企业发展方向的研究得出:我国建筑企业目前最根本的任务是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变传统的单个竞争为联合竞争,借助外部资源来发展自身优势,转向动态联盟组织模式。

  4.2从建筑企业从事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和方式分析,建筑企业动态联盟是可行的,符合我国建筑企业发展的需要。

  4.3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本文建立了动态联盟的利润分配机制、协调沟通机制、风险控制机制。

  参考文献:

  [1]贾平.企业动态联盟[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2]林鸣,马士华.动态联盟——项目管理新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3]宋金昭,动态联盟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研究[A].管理科学与工程,2004.

  [4]金维兴,21世纪中国建筑企业管理模式的总体构思[J].中国科学基金,NO.2, 2000.

  [5]赵艳萍,王栋.动态联盟管理协作风险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33).

  [6]陈一鸣,高阳.动态联盟企业的一种组织结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 (06).

  [7]王连青.动态联盟企业的利益分配及模式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6,(14).

  [8]陈兆强,寄予动态联盟的煤炭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A].华中科技大学,2004.

上一页  [1] [2] [3]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