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成本费用 >> 正文
建筑工程施工造价控制策略浅谈
作者:文翔教育 来源:期刊世界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8-9 20:47:09

  一、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方法

  (一)强化设计阶段的经济论证

  选择设计方案时,要结合经济、技术、可行性、社会效益等因素,进行充分论证。多种方案比选过程中,可采用定性法或定量法进行分析,确保满足工程结构和使用功能,然后依据经济指标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确定设计方案后,可采用价值工程法,运用功能细化,去掉多余的功能,重点控制造价较高的功能与设计部分,最终降低整个项目的造价,实现项目的最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

  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应当树立经 济核算的观念,克服重技术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迎合建设单位等思路和倾向,在设计过程中,把技术、经济与概算有机结合,综合考虑。另外,设计部门还要在设计中采取风险机制,实施奖惩制度,对设计出优秀方案,并且有效节省造价的方案设计者予以奖励,处罚那些由于设计浪费,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设计者,最终激励设计人员充分发挥设计潜力,提高设计方案的实用与经济合理性,以提高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二、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一)项目招标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冶金工程招标投标主要包括材料、设备等的采购招标和施工单位招标两个方面,建设单位通过招标选则材料供应商或者建设单位,采购和施工单位的选择对整个冶金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的回报率都有重要的影响。在招标过程中合理控制成本,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盈利于否,笔者认为,在招标过程中成本控制,冶金单位方应注意以下几点:

  1、招标工作应遵循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招标前,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避免“特级企业投标,一级企业转包,二级企业进场”等不正常现象,这对项目成本控制非常不利。

  2、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造价管理人员应收集、积累、筛选、分析和总结各类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进行鉴别、预测、分析、评价,然后编制招标文件。对招标文件中涉及费用的条款要反复推敲,尽量做到“知己知彼”,以利于日后的造价控制。

  3、合理低价者中标。目前推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与合理低价中标,作为业主方应杜绝一味寻求绝对低价中标,以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争。所谓合理低价,是在保证质量、工期前提下的合理低价。

  (二)做好合同的签定工作

  应按合同内容明确协议条款,对合同中涉及费用的如工期、价款的结算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的约定。在签定的过程中,对招标文件和设计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通过谈判,争取得到有利于合理低价的合同条款。同时,正确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索赔的因素,对索赔要有前瞻性、有效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此外,应争取工程保险、工程担保等风险控制措施,使风险得到适当转移、有效分散和合理规避,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是减少工程风险损失和赔偿纠纷的有效措施。

  三、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方法

  施工是实现建设项目的过程,建筑工程资金的90%以上都耗用在施工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对整个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的重要一环,要准确处理造价、工期和质量的关系,努力使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达到最优组合。

  (一)加强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进行进行施工准备和指导施工的基本的、全局性技术经济文件。它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对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工具。

  施工组织设计包含的基本内容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技术及安全保证措施等。在施工阶段应当依据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严格控制施工工序及质量,减少返修,合理利用费用。

  (二)实行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

  建设工程施工周期一般比较长,因此会使实际消耗的材料、人工价格与投标时差异较大,这就要求造价控制人员及时收集有关造价调整的资料,准确预测各种动态因素,使造价动态管理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对于投资的控制,可以按工程进度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按照需要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调整。

  (三)加强工程变更的管理

  在项目实施阶段,由于客观、主观原因,常发生局部设计变更、工程更改、材料代用、工艺方法改变等问题,引起工程预算价格的增减。因此,必须健全设计变更审批,合理的控制变更价款。工程变更的内容包括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工程量、建设项目附属工程的增减、某些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