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水利 >> 正文
论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作者:未知 来源:论文服务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4-27 22:06:52

  摘要:笔者结合近年来本单位建设的某供水工程中的施工安全管理实践,作如下浅论,以供探讨。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要保证水利工程建设期间的施工安全,首先要以人为本,抓好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工程施工安全的预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水利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安全的预防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安全生产的管理环节多,安全隐患多,危险系数大,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往往财产损失大,人员伤亡多。如何贯彻安全法规和标准,深化文明施工管理的问题,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普遍存在。

  2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分析

  水利工程不同与一般建筑工程,在施工中施工存在更多、更大的安全隐患,分析如下:

  2.1 工程规模较大,施工单位多,往往现场工地分散,工地之间的距离较大,往往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交通联系多有不便,系统的安全管理难度大。

  2.2 涉及施工对象纷繁复杂,单项管理形式多变,如有的涉及土石方爆破工程,接触炸药雷管,具有爆破安全问题;有的涉及洪水期间的季节施工,必须保证洪水侵袭情况下的施工安全;有的关于基坑开挖处理(如大型闸室基础)时基坑边坡的安全支撑;大型机械设施和运输车辆的使用,更应保证架设及使用期间的安全;有引水发电隧洞,施工导流隧洞施工时洞室施工开挖衬砌、封堵的安全问题。

  2.3 施工现场均为“敞开式”施工,无法进行有效的封闭隔离,对施工对象、工地设备、材料、人员的安全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2.4 水利工地招用的部分农民工文化层次较低,加之分配工种的多变,使其安全应变能力相对较差,增加了安全隐患.

  2.5 现代水利施工,机械设备多,且越来越向自动化、大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现场施工速度快,一个中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往往只需要4~5 年就竣工了。在有限的场地条件下,现场的快速施工,使有效控制安全的难度大。

  2.6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多在野外,自然环境差,施工单位多居住在临时建筑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而且各种生活条件,比如饮食、通风、御寒和卫生等条件差;安全设施,比如灭火器等消防器材配备不到位。在野外环境下,自救能力有限,一旦发生问题,都会危及到职工的生命安全,不可小视。

  2.2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从组织上落实安全措施

  在工程招投标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成立项目部的同时,就应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层层分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赋予相应安全管理权力,包括违章作业制止权,严重隐患停工权,经济处罚权,安全一票否决权等,保证其有效行使职责。

  在组建施工队伍、施工班组时,应选择技术过硬,安全质量意识强的人员,实行安全与效益挂钩,使其能认真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对于特种作业人员,危险作业岗位,应严格培训,持证上岗。对新工人实行三级安全教育,未经安全教育的不准上岗,并明确规定工人有权拒绝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及无安全防护的危险作业。

  2.3 抓好安全教育,在思想上绷紧安全这根弦

  安全预防,思想是关键,而抓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主要领导的安全教育工作是关键中的关键。首先要使各管理层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才能使安全教育工作不成为一句空话。凡发生安全事故的单位,一律追究相应领导的责任,年终考核不合格,视情节扣发年终奖金,直至解聘和辞职。通过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激发领导层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

  其次,以人为本,强化广大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施行安全事故的“三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出不放过, 广大职工不受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使职工的思想从“你要我安全”转变为“我需要安全”,在思想上建立忧患意识,为贯彻安全制度,落实安全措施,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2.4 制订安全制度,进行制度教育

  水利施工安全工作也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要建立安全生产制度,用制度管人,才能使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延续性。安全制度必须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既要有一般要求、一般情况下的安全施工制度,也要结合各种突发因素,制定应急情况下的安全施工预案。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层层制订落实安全施工制度,做到标准统一,符合实际。笔者单位多年来一直采取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就施工安全问题向建设单位负责,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制度,把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