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水利 >> 正文
如何加强农村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作者:未知 来源:论文服务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4-27 21:51:29

  摘要:  绥阳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大娄山脉中段,隶属遵义市管辖。全县南北长75多km,东西宽56多km,国土总面积2566多km2,占贵州省总面积的1.45%,占遵义市总面积的8.28%。东连湄潭,南临遵义,西接桐梓,北靠正安。205省道贯穿全境,遵义至绥阳县城段公路为高等公路。县城距川黔铁路李家湾火车站22 km,距遵义38 km,距贵阳市180多km,距重庆市330多km,处长江经济带重庆经济辐射区。全县现辖12个镇3个乡,113个行政村。

  1全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发展、作用及存在问题

  截至2009年,全县共建有灌溉6.7 hm2以上的蓄、引、提水利工程357处。其中小(一)型水库6座,小(二)型水库26座,小山塘85口,提水工程56处,引水工程174处,干支渠1 200 km。全县有中型灌区1处,可灌农田3 356.5 hm2;其他较大的灌区有万里水库灌区,芙蓉江引水工程灌区,宽阔水水库灌区。全县水利设施总灌溉面积为1.2万hm2,有效灌溉面积为1.1万hm2,占农田总面积的70.00%。全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1)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对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资投劳力度逐步弱化。2)水利工程建设盲目性、随意性大,并且水利工程标准低、质量差、隐患多。普遍存在工程重复建设多、半拉子工程多以及工程纠纷多的问题。3)保护意识淡漠,疏于管理。全县部分乡镇由于资金短缺或是工程建设单位的违规建设,导致部分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建成后管理粗放,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等问题比较普遍,设施年久失修,除险加固工作任务艰巨。4)水费征收困难,导致水利工程灌溉效益逐年下降,运行管理经费严重不足。5)水利管理部门人员在编不在岗的情况较为普遍。

  2解决措施

  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主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的共管共建,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支持力度,以政府安排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民民主参与为主体,以加快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逐步建立起保障农村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和谐自主管理体系。

  2.1搞好工程发展规划,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充分把握当地的农业发展趋势,与政府农业等部门密切配合,引导当地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因地制宜,合理地制定农村水利工程的长期建设规划,调整灌溉布局,以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应该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规划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体系中。

  2.2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维护和运行管理除政府持续稳步加大投资以外,同时还可以采取多种投资管理方式。如“土地规模化示范区”的管理模式、“村集体承包土地+转包小型水利”管理模式、“村委会+用水小组”管理模式、“用水者协会+物业化”管理模式和民营化管理模式。这些模式既减轻了国家经济负担,又可以发展民营化水利解决水利投资严重不足的问题,并且能够落实责任主体,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2.3在充分考虑供水成本和用水户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小型水利工程的水费计收、使用和管理监督体系长期以来水价偏低,水费实收率较低,无法补偿供水成本,导致水利工程管、养经费不足、工程老化、病险加剧,一大批水利工程不能正常安全运行[1]。

  2.4加强工程设施安全,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提高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防范意识,健全工程设施的管理制度和落实看管责任人。开展以打击偷盗、毁坏水利设施的专项斗争,公开审判,严厉打击,并通过媒体广泛宣传、弘扬正气、威慑罪犯,以保障水利设施的安全。

  2.5明确分级管理责任机制按工程建设的资金渠道和管理阶段对小型水利工程可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可将小型水利工程的建管划分为工程管理、乡镇管理和村级管理以及农民用水户管理4级,并明确各级管理责任,明确分级管理责任机制[2]。

  2.6提高农民素质,在法律上保障各种农民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合法地位建立各种形式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用水合作组织或水利会,是目前实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模式,它既是一种农民水利合作组织,同时也是村级集体民主自治方式的一种延伸,因此应该在法律上得到明确的承认和保护[3]。

  农业基础薄弱和水资源总量不足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深入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统筹解决“三农”问题,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丁瑞.浅谈农村水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