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监理企业“入世”后应该做好监理工作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0/3 16:23:05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部分监理人员业务水平较高,有丰富的建设经验,为我国建设监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随后,各行业纷纷仿效,且确认的数量越来越大,各行业把握的标准也不尽一致,总的情况是降低了标准。应该说,通过确认的监理工程师对我国的监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批人员经验丰富,作风正派,但由于年龄偏高,对现代管理和技术知识则欠缺,发展空间很小,属经验型;第二种方式为考试通过。从94年起在全国五省市举行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试点考试以来,一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获得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这些人员年龄多数在40岁左右,有较高的学历,又有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掌握一定的现代化技术和管理知识,精力充沛,正处于工作的黄金时期,这些人将是我国监理事业的主力军。但是,从这几年考试通过的情况看,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如考试的知识面窄,理论知识多,实际应用少,有些人没从事过监理工作,但考试通过率还挺高,虽开考《案例分析》,但试题过于理论化、格式化;监理考试试题不分行业特点,一套试卷,针对性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各考场宽严尺度把握不一致,个别考场舞弊现象严重,使得水平不行的人通过了考试,不能有效保证通过考试人员的素质,损害了监理工程师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第三种方式为无证上岗人员。这部分人大多是工长、队长,只有一定的施工经验,但无理论根基,一般因学历低,没有资格参加考试,这一部分人经过培训适合做监理员工作,不能作为监理工程师使用。

  2.5 监理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

  我国监理人员大部分属专业技术型人才,与国外同行相比,在经济、商务、法律、管理、计算机、外语和综合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则相对较弱,综合素质不高。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