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简析建筑工程项目中信息不对称的对策研究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硕士论文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4/30 14:24:01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充分理由肯定某家企业报价是否低于其成本价。一旦招标人选择后者中标,实力强、技术好、重视工程质量的承包商则由于成本较高、报价高被淘汰出局,则出现逆向选择风险。

  2. 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指因交易双方在合同签订之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投标人中标后会转为承包商,相对业主而言承包商具有专业知识在组织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信息严重不对称,如采用材料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等,这些都会影响工程质量和造价,甚至使业主遭遇高价索赔。

  3. 串通招投标。招标过程中,招标人不可能知道所有投标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招标方会面临由于投标人结成同盟而接受一个不合理价格的风险,给招标人带来高价中标风险。或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损害其他投标人利益,使投标形同虚设。

  4. 资格预审名存实亡。工程招投标通过资格预审可起到节约投标费用、提前淘汰竞争实力较弱的潜在投标人等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资格预审易产生“信息不对称”,设置各种不合理的条件,排斥潜在投标人; 有的招标项目在公开接受投标报名时,未同时发布资格预审公告或向报名人宣布资格预审的标准和程序,造成资格预审不公开、不透明,使资格预审走样,有暗箱操作的嫌疑。

  四、降低建筑工程项目中信息不对称的措施

  1. 规范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是矫正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和机制,前提条件是必须提供真实的信息,并以规范的形式通过公共媒体传播和披露。政府有关部门应逐步减少招投标活动的行政审批环节,积极推行招投标管理的登记备案制,使政府对招投标活动的管理由直接管理型向间接管理型转变。要按社会化改革的思路,由行业协会等组织根据已完成的工程质量、信誉等数据资料,对投标企业的业绩、信誉、财务状况和管理水平作出评定,定期向社会公布,从而提高招标、评标效率,保证评标结论的准确、公平和公正。

  2. 实行网上评标。作为评标工作的主体,其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和法律知识等直接影响评标工作的质量。现在许多中小城市专家库只有几位专家,包工头容易买通,实行网上评审可有效避免腐败现象的出现确保招标公正、公平。

  3. 培育中介市场。积极发展代理机构,培育中介市场。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代理机构,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建筑市场成熟的标志。《招投标法》规定,招标代理机构是依法成立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专业力量专门从事招标代理业务的中介机构。中介机构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优质服务,有利于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有利于提高招标、投标质量。

  4. 规范合同加强工程监管。为有效避免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应严把资格预审关,采用总价合同承包,规范合同,加大对承包商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加强工程监管。

  参考文献:

  [1]向鹏程,谢琳琳。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J]。 项目管理,2008( 1) : 59 - 62.

  [2]张德群,关柯。 建筑业信息模型及信息不对称分析[J]。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5( 4) : 93 - 95.

  [3]乔立新。 建筑工程招投标中的信息不对称影响[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 2) : 77.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