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水利 >> 正文
浅谈漫湾水电站二期工程造价控制的思路
作者:未知 来源:工程建设教育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4-7 20:34:32

  摘要: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造价控制目标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标准,就是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造价之内。漫湾水电站二期工程建设处站在业主的位置,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全过程、主动地、动态地控制造价,注重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漫湾水电站二期工程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和思茅市景东县交界的澜沧江中游河段上。电站以发电为主要开发目标,装机容量300 MW。工程枢纽主要由引水系统、地下厂房等工程组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和工程招标评标过程中专家提出了设计优化建议,经过设计院研究后,调整了主厂房位置,地下厂房沿纵轴线向山内移动60m,以避开不利地质条件地段;取消可研阶段布置的电梯井及其交通洞;优化调整排风竖井及其排风洞。由于,相关设计优化均在工程招标之后,施工图纸与招标图纸变化较大,造成合同变更量大,使工程造价控制也增加了难度。

  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就是在整个项目的实施阶段开展管理活动,力求使项目在满足质量和进度要求的前提下,把项目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之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造价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在该项目中能合理利用人力、财力、物力,并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建设全过程,合理有效控制工程项目造价,应从工程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着手。

  1 项目决策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基础

  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判断和决策的过程。正确的项目投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投资决策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达到80%-90%左右。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云南电网的负荷预测,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 2000-2015年间自身负荷增长12090MW,加上4800MW外送规模,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云南除大朝山、小湾、景洪等项目外,还应安排约4000MW其他电源投产,在可在满足本省负荷发展需求的同时,形成较大规模的“西电东送”。目前,漫湾水电站一期工程(1250MW)已成为云南电网主要电源之一。二期工程装机容量300MW,计划2007年投产,可利用现有输电线路将电力输送负荷中心,是“十一五”期间满足云南省电力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较优电源之一。同时,在小湾水库投运运行后,漫湾水电站的水库也相应变为多年调节,保证出力和发电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保证出力为785MW,发电量为77.95亿kWh,如果漫湾电站装机仍维持1250MW,装机利用小时数高达到6000多小时,装机与保证出力的倍数仅为1.59,倍数偏小,例如长江葛洲坝水电站装机容量为271.5万千瓦,保证出力为76.8万千瓦,则其倍数为3.5倍。如果二期工程投产,将增加漫湾电站在系统中的调峰能力和运行灵活性。

  漫湾二期工程按资本内部收益率10%测算的上网电价计算,投资利润率为7.95%,投资利税率为10.27%,单位千瓦静态投资、单位电度静态投资均处于较低水平,贷款偿还期18.74年,满足银行贷款期限要求,财务指标较为优越,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通过对技术、经济、社会、财务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分析,漫湾水电站二期工程是必要、可行、合理的。

  2设计管理是造价控制的重点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龙头,据国外有关资料对不同建设阶段影响建设项目投资程度的分析,在项目建议书批准的条件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对项目投资的影响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为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为5%~35%。由此可见,项目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做出决策后,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设计费虽然只占水电站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但恰是这1%的设计费用决定了几乎以后的费用,可见设计质量对项目建设的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可以说抓住了设计阶段这个重点,就把握了造价控制的方向。

  漫湾二期工程厂房枢纽区地质构造发育,Ⅱ~Ⅵ级结构面密集,岩体为镶嵌碎裂结构,地下水位高,并且在主机段顶拱存在断层交汇带,与厂房纵轴线小角度相交的NE(北东)向节理组合,使主厂房开挖后易形成不稳定块体,对其处理难度大、费用高。为了尽量避开不利地质条件地段,确保地下厂房稳定和安全,对整个枢纽的布置进行了调整、优化。主要为地下厂房沿纵轴线向山里移动60米,适当调整引水隧洞和尾水隧洞的轴线位置;取消可研阶段布置的电梯井及其交通洞;优化调整排风竖井及其排风洞。经过设计优化,到目前为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