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水利 >> 正文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裂缝施工存在的问题
作者:马丽琴 来源:中国鸣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7-21 15:49:27

  摘要:本文主要是分析了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对混泥土施工裂缝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作者从事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防治的方法,提高工程项目的总体质量,使工程早日发挥效益。

  前言

  随着我国不断的加大对水利水电工程行业建设的重视,特别是中小型水库和城市的堤防工程实施加固以及修建,在其施工过程中对工程技术要求特别严格,务必做到消除工程隐患、确保工程安全。本文重点对施工中混泥土裂缝技术进行了分析。

  1造成混泥土表面干缩裂缝的因素以及预防方法

  1.1出现表面干缩裂缝的因素

  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的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

  1.2预防表面干缩裂缝的方法

  1.2.1选用于缩较小的水泥,如用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前提下,降低水泥的用量。

  1.2.2混凝土的干缩受水灰比的影响较大,水灰比越大干缩越大,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尽量控制好水灰比大小,同时掺加合适的减水剂。

  1.2.3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用水量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

  1.2.4混凝土平面收光要恰到好处,最后一道收光要用力反复揉搓。混凝土表面既达到最密实的程度,又能收好光。

  2造成塑性收缩的因素以及预防方法

  2.1塑性收缩的因素

  混凝土在凝结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凝结时间、水泥的安定性、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

  2.2预防塑性收缩的方法

  2.2.1选用干缩值较小,且早期强度较高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少空隙率和砂率。

  2.2.2浇筑混凝土之前,将基层和木模板浇水湿润。振捣要密实,表面压实

  2.2.3及时用塑料薄膜或潮湿的草帘子养护,保湿保温,或喷洒养护剂。避免高温和大风天气下浇筑,防止暴晒风干。

  3造成温度裂缝的因素以及预防方法

  3.1温度裂缝产生的因素

  混凝土在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作用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由于混凝土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积聚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产生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当温差变化较大或混凝土受到寒潮的袭击时会造成混凝土表面收缩,表面收缩的混凝土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缝。高温膨胀引起的混凝土温度裂缝通常中间粗两端细,而冷却裂缝的粗细变化不太明显。此种裂缝的出现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疲劳、抗渗能力等。

  3.2控制温度,防止裂缝的预防方法控制温度的措施:

  a采取改善骨料级配,采用千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b拌和混泥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c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d在混凝土中埋设冷却水管,通入冷水降温。e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3.3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

  要合理地分缝分块,避免基础过大起伏,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蚰,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的,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加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影响很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含筋率极低,只是对一般钢筋混凝土有影响。在温度不太高及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的条件下,钢的各项性能是稳定的,而与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